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迭出 “金融四條”正快速兌現
溫州網訊 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在持續,為了有效降低疫情對企業的沖擊,幫助市場主體渡難關,3月31日,溫州市政府發布《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30條措施》(簡稱“30條措施”)。圍繞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服務業紓困扶持措施、加強服務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30條具體舉措。
這“30條措施”涉及減稅、金融支持等多個方面,因實施主體不同,這些措施由不同的單位“認領落實”。記者了解到,目前,在溫州銀保監等部門的推動下,涉及金融扶持方面的舉措已在穩步推進中。
“金融4條”馳援市場主體
“30條措施”中,涉及金融方面的政策出現在第一大領域“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的第五部分“繼續強化金融支持”中,共有四條,由市金融辦、銀保監分局等單位牽頭實施。
加大融資擔保支持力度。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企業的融資增信支持和降費力度,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市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平均擔保費率在2021年的基礎上下降20%。
加大金融穩企業力度。切實發揮應急轉貸資金的作用,簡化手續和流程,月轉貸費用在月息4.5‰的基礎上下降20%,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困難企業“過橋”轉貸。
完善金融紓困助企機制。二季度,新發放“雙保助力貸”5億元。推進實施“連續貸+靈活貸”機制,做好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企業貸款的續貸、展期等服務,二季度新發放無還本續貸200億元,運用保險機制釋放企業保證金70億元。
加大文旅企業金融支持。建立健全重點文化和旅游企業項目融資需求庫,引導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預期發展前景較好的A級旅游景區、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星級酒店、旅行社及重點文旅項目等加大信貸投入,適當提高貸款額度。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拓寬文旅企業抵質押物范圍;引導金融機構合理降低新發放貸款利率,適當延長信貸還款周期,擴大文旅消費。
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12日,溫州市金融辦、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溫州銀保監分局等單位聯合下發《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力企業紓困減負穩增長金融十二條政策》(簡稱“金融12條”),要求各金融企業通過產品創新、減費讓利等多形式為企業發展提供助力。此次的金融4條措施,與“金融12條”一起,為減輕企業實體的負擔提供金融方面的扶持。
責任部門迅速推動政策兌現
“30條措施”責任分攤到位之后,各責任部門迅速行動,推動政策兌現。記者從溫州銀保監分局了解到,該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緊緊圍繞“穩存量、促增量”兩大核心任務,開展“保穩定、強協同、抓落實”行動,指導督促機構積極向上爭取資源,妥善運用各類金融工具,奮力做好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全力穩住溫州經濟基本盤。
為迅速推動政策兌現,溫州銀保監分局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親自督、親自辦,第一時間做好工作系統謀劃和部署推動,分別制定“雙保”助力融資、“連續貸+靈活貸”和“保險替代保證金”支持3項機制的實施細則,明確政策內容、惠及對象、責任部門等,確保落實落地。督促機構圍繞首貸、無還本續貸、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等重要指標制定二季度業務目標,抓好分解落實和機制保障。同時積極向上爭取金融資源傾斜,特別是積極爭取專項信貸規模和信貸審批權限,提高信貸可獲得性和申貸效率。此外,還指導各金融機構及時總結、提煉特色做法與成效,特別是一些全省、全市首發的舉措和產品,及時匯編各機構的良好做法,并在全轄范圍內宣傳推廣,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在穩市場主體保就業方面,建立常態化“雙保”助力融資支持機制,不局限于受疫情影響企業,支持更多暫遇困難但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業,對經營指標有劣變趨勢,但基本面仍然可控、及時輸血有望恢復的企業,給予增量貸款支持,幫助企業穩定經營、保存生產能力。
持續推進無還本續貸、中期流動資金貸款等增戶擴面,科學匹配企業生產經營周期,優化信貸資金供給結構,穩定企業融資預期,促進企業持續穩定開展生產經營。特別是對前景良好但受國內外形勢和疫情影響短期缺乏資金的企業,減少企業貸款周轉,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持續深化保險替代保證金改革,在關稅支付、建設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政府采購等領域推廣保險機制運用,提供有針對性的保險方案,為企業有效釋放保證金沉淀資金、有效釋放銀行授信額度,切實緩解企業保證金占用多、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
“應急之舉”逐漸常態化
2020年春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我市金融業已多次出臺“紓困政策”來應對疫情的沖擊。記者了解到,其中一些原本作為“應急之舉”的階段性政策,目前已逐漸成為常態化的服務內容,如“雙保”助力融資支持機制、“連續貸+靈活貸”機制、“保險替代保證金”支持機制,在政策實施以來,均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溫州銀保監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市金融業已新增“雙保”助力融資16.52億元,助力594戶企業穩定經營現金流;已為2萬多戶企業辦理無還本續貸,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累計運用“保險替代保證金”支持機制為企業釋放保證金56億元。
此外,與政府其他部門合作創新也成為金融行業的常態。如聯合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甌海區政府發布“科創指數”融資模式,搭建“科技資產—信用—信貸資金”的轉化橋梁。聚合“科技+金融”專家力量,聯合開發“科創指數”評價體系,綜合評價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試點銀行優化信貸準入風控模型,根據企業“科創指數”得分授予相應的信用貸款額度,實現掃碼獲知額度,在線申貸獲貸。目前,3家試點銀行已發放“科創指數貸”超億元。
此外,在原先開展較早較好的“農民資產授托融資模式”基礎上,持續完善農戶家庭資產負債自評估機制,客觀評價農戶資信狀況,推進用能權質押、林權抵押、活體抵押等貸款創新,并強化與政策性擔保公司合作,解決抵押擔保難問題。今年以來,已運用該模式授信農戶3350戶、金額22.24億元。
來源:溫州商報
原標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迭出
“金融四條”正快速兌現
記者 黃澤敏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66wz.com
為你推薦
-
市政協委員為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支招
溫州財經04-11
-
精準幫扶低收入群體 共富路上“一個不能少”
溫州財經04-11
-
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還房貸怎么辦?五大行回應來了!
全球眼04-08
-
以排頭兵之姿奮進 “千年商港、幸福溫州”新征程
溫州財經04-08
-
溫商參投的龍芯中科將登陸科創板 擬募資35.12億元
溫州財經04-08
-
卡丁車“跑上”共富路 村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溫州財經04-08
-
泰順農業用“龍頭+訂單”打開共富密碼
溫州財經04-08
-
溫州當前生活物資存量充足 菜價基本穩定魚價略有下跌
溫州財經04-07
-
溫州首個國際郵件集中監管倉投用 外包裝“六面”消殺
溫州財經04-07
-
正泰入選海關AEO 國際互認觀摩企業
溫州財經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