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市政協委員為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支招

市政協委員為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支招

溫州網 2022-04-11 09:43:34

  溫州網訊 近年來,新就業形態已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問題備受關注。2022年又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五周年。改革越深入,難度越大,如何進一步推進改革舉措在企業全面落實落地,實現企業和產業工人“雙向受益”,激發改革的內生動力,是當前面臨的一大難題。

  在今年的溫州“兩會”上,市政協總工會界別委員發揮貼近職工、貼近基層等優勢,重點聚焦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和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筑起“權益防護網”等諸多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為職工發聲,為助力職工全面發展支招,帶來了一系列“接地氣”的提案。

  據了解,這些提案內容從薪資待遇、工傷醫療保險、職工健康安全、子女托管入學等多個維度建議加強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技能人才的公共政策保障。

  林曙紅

    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近年來,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勞動群體日益龐大,已經成為我國勞動大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他們的權益保障和服務工作需要進一步的迭代升級。”作為政協總工會界別組《加強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提案》的主筆人,市政協委員,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林曙紅認為,雖然去年以來,政府部門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性文件,但從實際情況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和服務工作相對滯后于平臺經濟的發展,仍舊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

  林曙紅建議,政府部門可明確不同用工形式的認定標準和具體界限,指導依法訂立勞動合同或書面協議,明確平臺企業、外包企業等各方用工參與人各自責任及其連帶責任,不斷強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用工指導,推動平臺企業對工傷保險應保盡保;引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醫療保險;搭建勞資溝通協商平臺,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序參與規章制度和算法制定,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薪酬工資保障;可督促各縣(市、區)落實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幫助解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入學問題;整合各類資源,建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網點,一站式解決就餐、停車、充電、飲水、如廁等難題,讓其感受城市驛站“溫馨港灣”的溫暖。

  此外,關注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心理、身體健康需求,林曙紅還在個人的《關于喜迎亞運會 實施職工健康促進工程的提案》中,針對廣大職工群體存在“健康知識缺乏”“病沒時間看”“大病不舍得治”問題,建議實施職工健康促進工程(即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推廣健康小屋、健康運動、健康食堂),堅持公益性服務性方向,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以預防和健康促進為中心,努力提升職工健康水平。

  許慧清

    解決人才聚集片區嬰幼兒托育照護難題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后顧之憂,才能保障人才和職工安心工作。市政協委員,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許慧清告訴記者:“以我們醫院為例,職工6500余人,其中35周歲及以下育齡青年職工占比約54%,醫務人員由于工作時間的特殊性,嬰幼兒托育照護一直是掣肘青年職工安心工作的難題。”

  解決嬰幼兒托育照護難題已成為當下保障職工安心工作的迫切需要。作為政協總工會界別組《關于解決人才聚集片區嬰幼兒托育照護難題的提案》的主筆人,許慧清在提案中建議,就近在青年人才聚集地和大型用人單位附近開設嬰幼兒托育照護機構。

  為針對性解決人才聚集片區嬰幼兒托育照護難題,建立健全片區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許慧清認為應開展片區排摸,充分挖掘場地,通過減免場地租金、降低水電成本、增加財政補助等優惠政策,鼓勵社會組織和機關、大型企事業單位等青年人才密集的用人單位,采取單獨或聯合舉辦的形式,在工作場所就近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協調各方資源,實現片區內托幼服務資源、場地教具、師資人員等融通共享,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強制度保障;全方位統籌片區內的資源優勢,探索建立保育、幼教、兒童保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在解決片區內人才子女托育問題的同時,進一步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使高質量托育服務向社會延伸。

   項梅瑩

    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為溫州高質量建設注入鮮活力量

  技能人才隊伍是支撐制造業的重要力量,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才資源是社會活動的核心,是實現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兩個根本轉變的關鍵。

  據溫州市2021年緊缺職業(工種)目錄顯示,車工、銑工、焊工等一系列技能型崗位排在榜單前列,“技工荒”已成為當前溫州市的普遍現象。市政協委員,龍灣區總工會副主席(兼),浙江康德萊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工會主席項梅瑩說:“在認識與處理好人才的引進和人才“留”“用”的問題,溫州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已是迫在眉睫。”

  她在本次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的提案》,建議政府統籌規劃建設職工住宅,對人才的醫療、養老、子女入學問題等給予一定的優惠性政策,針對技能型人才的引進下調學歷門檻,為更多專業性人才提供機會,確保做好技能型人才引進的“留”與“用”,為溫州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鮮活的力量。

  張寂熒

    加快吸引產業工人來溫就業共建活力溫州

  溫州是典型的產業工人聚集城市,發達的制造業吸引了大量外來務工者,他們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溫州制造業發展提供了適齡勞動力。“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到:到2025年力爭常住人口達到千萬級,這意味著溫州不僅要加大力度留住本地人口,還要耗費更多精力吸引溫州以外人口。”在企業工作多年,市政協委員、溫州佳韻服飾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張寂熒注意到目前產業招工難、工人流失的大課題,在本次兩會提交了《關于吸引產業工人來溫就業,共建活力溫州的提案》。

  針對企業在招工、用工中碰到的助企招工與企業需求的契合度不高,用工成本高,政府補助缺乏等問題,張寂熒建議,要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延長新春招聘期,結合用工實際組織年底或正月赴外勞務對接。提高政府扶持力度,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向產業工人就業給予員工和企業的雙向補助,為產業工人提供公共服務配套體系,同時加強產業工人的工會建設,幫助他們融入城市生活,共享發展成果。

  來源:溫州晚報

  原標題:市政協總工會界別委員關注焦點 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遮風擋雨”

  溫報集團全媒體記者 陳怡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66wz.com

財經頻道 編輯:溫正祥責任編輯:董晶亮監制:張佳瑋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日韩精品无码AV中文无码版|日韩精品无码观看视频免费|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