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精準幫扶低收入群體 共富路上“一個不能少”

精準幫扶低收入群體 共富路上“一個不能少”

溫州網 2022-04-11 09:38:43

  溫州網訊 今年元旦,家住樂清市天成街道萬澤前村的困難群眾趙大爺收到了民政工作人員送上門的“幸福清單”。在這份“幸福清單”里,詳細列出了他享受的相關救助政策以及相應的救助金額,這給今年79歲、言語殘疾四級、無子女的趙大爺吃下一顆安心養老的“定心丸”。

  建設“全齡友好”城市,溫州要怎樣讓更多像趙大爺這樣的低收入人群實現“老有所依,弱有所救,貧有增收”?今年兩會,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要關注社會低收入群體,重幫扶、促增收,在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兩會點題

    怎樣給“低收入群體”更多關愛?

  今年兩會,關于建設“全齡友好”的呼聲此起彼伏。參會的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期盼,溫州要彰顯“全齡共享”城市氣質,聚焦“一老一小”和低收入群體,把柔性關照滲透到城市規建管運各個環節,把人文關懷落實到衣食住行每個細微處,讓每一個生活在溫州的人都能感受城市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

  就在今年3月25日,溫州正式印發了《進一步幫扶特殊群體推進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意見》,圍繞困難群眾、殘障人士、老年人、困境兒童等12類特殊群體,梳理整合14個部門涉及的基本生活保障、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綜合幫扶政策,形成一張覆蓋全市的特殊群體幫扶政策清單。

  市政協委員丁吳女就結合這份“政策幫扶清單”,提交了《關于健全我市低收入人群幫扶救助機制的提案》。她說,雖然溫州在低收入人群幫扶救助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在前期調研中,她發現溫州低保人群救助保障金標準偏低,低邊人群幫扶政策缺位,且現行社會救助模式單一。針對上述問題,丁吳女提出不僅要大力拓展社會救助覆蓋面,努力提高社會救助精準度,同時也要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工作機制,探索“物質+服務+社工”社會救助新模式。

  市人大代表吳建勝的議案則圍繞暢通包括低收入人群在內的弱勢群體訴求通道,希望政府部門能牽頭設立長效機制,及時給予他們支持與幫扶。他說,溫州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應率先創新建立“扶弱救殘”巡查機制,在社會治理過程中采取針對性保護,打通弱勢群體發聲渠道,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問計專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解碼共同富裕,需要健全低收入群體社會幫扶體系。要怎樣給低收入人群更好的扶持與救助,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溫州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的盧志敏從新出臺的《進一步幫扶特殊群體推進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意見》入手,介紹了溫州對低收入人群的幫扶政策。他說,除了政策幫扶外,健全低收入人群社會幫扶體系,發展社會救助服務聯合體為困難群眾提供長效幫扶也非常重要。溫州可以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資源共享、服務共建”的原則,聯動黨政群團、救助部門和社會力量,形成覆蓋全市、線上線下一體的救助服務模式。

  “溫州要著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加快實現共同富裕。首先要加強低收入人群的技能培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溫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研究員、溫州科技職業學院農村金融研究室主任陳露認為,有針對性地實施精準培訓,能解決低收入人群“缺技能”的難題,可以增強其自我“造血”能力。除此之外,發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可以促進低收入人群就業,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經濟收入,讓低收入人群得到生活保障。她建議溫州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加大政策的保障和扶持力度,同時動員社會組織、致富能人、在外鄉賢及企業等社會力量一同助力低收入人群實現共同富裕。

  在一次赴永嘉縣鶴盛鄉調研中,溫州市委黨校文化與社會學教研處主任陳中權看到了文化對低收入人群的幫扶作用。他說,經過藝術包裝的鄉村蒲扇、永嘉“阿婆粽”等土特產在城市里供不應求,帶動了農村低收入人群創業和就業,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這種針對有勞動能力的家庭采取“發展型”救助,能增強低收入人群的內生動力,實現救助模式多樣化。

  百姓期盼

    精準幫扶,提升安全感幸福感

  “對低收入人群的幫扶,可以將現金救助、物質幫扶和技能傳授相融合,形式更加靈活。”溫州市民監督團成員王美鳳曾經是一名社區工作者,在老舊小區工作多年,她深知低收入群體生活的不易。她說,雖然溫州有很多幫扶政策,但條條框框限制太多,讓低收入人群望而卻步。她希望相關部門能多做宣傳,將政策落實到位,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得到實惠,做到精準幫扶,提升低收入群體的安全感、幸福感。

  有著十多年社工經驗的任笑民非常關注低收入人群的救助與幫扶。她說,除了需要資金和政策上的幫扶外,低收入人群還需要人文關懷。尤其是對于貧困人群或殘疾人士,他們同樣渴望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因此,要多宣傳、多鼓勵,幫助他們獨立和堅強。

  網友“WOW”的弟弟是一名低保戶,她在留言中講到,低保是社會對低收入人群的特殊關愛,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困難群體的最低生活保障線。她希望社會除了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外,還能引導有能力的低收入者實現創業或再就業,讓他們變“被動救助”為“主動自救”。

  熱心市民期盼:相關部門能兜底線、織密網、善幫扶,為低收入困難群眾構筑一張安全網,在共富路上實現“一個都不能少。”

  來源:溫州日報

  原標題:精準幫扶低收入群體 共富路上“一個不能少”

  溫報集團全媒體記者 夏婕妤  實習生 劉潔瑜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66wz.com

財經頻道 編輯:溫正祥責任編輯:董晶亮監制:張佳瑋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日韩精品无码AV中文无码版|日韩精品无码观看视频免费|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