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市場信心 理財、基金產品掀起“自購潮”
溫州網訊 由于全球股市出現回調,A股也難獨善其身,截至3月30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3266.6點,年內跌幅達到10%。尤其是3月份來,不少投資權益市場的產品的凈值也出現一定幅度回撤,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破發。近日,各大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開啟自購,向市場傳遞信心。
光大理財發布“關于運用公司自有資金投資本公司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理財產品的公告”,表示將自購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產品不超過2億元,打響了銀行理財子公司自購“第一槍”。此后,中郵理財、光大理財同樣發布公告稱將用自有資金回購旗下管理的理財產品,自購金額分別達6.5億元、5億元。理財子公司大額申購/認購旗下產品的背景是,部分產品“破凈”。截至3月29日,理財子公司所發產品“破凈”數量達1734款,在已披露凈值數據的11548款產品中占比為15%。
除了理財子公司開展自購外,公募基金(包括券商資管)也紛紛出手自購,今年以來共計57家基金公司和券商自購旗下基金,南方基金、華泰證券資管、大成基金、國泰基金等今年以來實施自購金額超億元。南方基金發布消息稱,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加大主動權益、被動權益、FOF等產品自購力度,將資產配置周期拉長到3年以上,通過自購旗下基金份額形成公司的長期戰略資產組合,與持有人利益深度綁定,努力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
隨著股市的震蕩,偏股型產品出現浮虧,基金自購對于市場的人氣也起到提振作用。數據顯示,今年基金公司自購基金為105只,凈申購金額達到18.6億元,創2015年以來同期新高;上一次大規模自購集中在2018年1月至3月,凈申購金額12.43億元,彼時滬深300下跌3.28%。
溫州一家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理財子公司產品出現跌破凈值的情況,主要與資本市場波動有關,旗下理財公司的個別理財產品出現“破凈”。針對這一現象,將加大債券等固收類產品的投入,對權益類產品的配置,延長理財產品封閉期;加強資產配置,減少回撤。同時也要加大投資者教育,投資有風險,根據資管新規的要求,銀行理財的保本產品將不復存在。
來源:溫州日報
原標題:提振市場信心 理財、基金產品掀起“自購潮”
記者:林迎穎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66wz.com
為你推薦
-
攜手抗疫 溫州緊急調配45噸物資馳援上海
溫州財經03-31
-
將信貸資源向科創和綠色企業傾斜 平陽為共同富裕添金融動力
溫州財經03-31
-
新華保險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服務國家戰略投資3800余億
保險資訊03-31
-
新華保險李全:2021年投資收益超額達成 總投資收益率5.9%
保險資訊03-31
-
溫州本土研發的鈉離子電池即將試產 可解決大型儲能瓶頸
溫州財經03-30
-
溫州“三板斧”助力企業防疫生產兩不誤
溫州財經03-30
-
泰順綻放“花經濟” 跑出山區發展“加速度”
溫州財經03-30
-
首批龍蝦即將上市 鹿城農民稻田養蝦助共富
溫州財經03-30
-
護航文旅發展!文成將檢察聽證會開到企業里
溫州財經03-30
-
新疆農特產走進百姓日常餐桌 溫拜消費扶貧架起連心橋
溫州財經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