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山村蛻變國際藝術村 駐村藝術家助力共同富裕

來自國外的藝術家現場作畫(攝于2018年,受訪者供圖)
在永嘉縣鶴盛鎮有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傳奇小山村,它叫上日川村。這些年在鎮委鎮政府與鄉賢的帶領下,走上一條藝術蛻變之路。“當巴黎遇上溫州”“當倫敦遇上溫州”等系列藝術交流活動先后舉辦,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藝術家來到這里游玩、寫生,帶動了當地的餐飲、住宿業發展和農產品銷售。昔日臟亂差的落后偏僻小山村,正不斷向著國際藝術村的目標邁進。
永嘉80后博士后畫家
把家鄉變成了藝術村
穿村而過的溪流,因為原先兩岸長滿箬葉,先祖便將之命名箬溪。
鶴盛鎮上日川村的“箬溪精舍”,有著不同的感受,能讓人置身于藝術的殿堂,箬溪農圃、箬溪畫廊、書法館……充滿藝術氣息,仿佛走進展覽館。該民宿是80后畫家周建朋創辦的,他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后,21歲外出求藝十余載,從杭州到北京,再從北京到新疆,從學士、碩士再到博士,在中國書畫界已小有名氣。這么多年來,他一直懷著回報家鄉的熱切之心。如今,他正努力將藝術創意植入農村,助推家鄉的文化藝術事業建設。
“藝術村”的改造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
周建朋告訴記者,他已經聯合了數十戶村民,將農房改造成民宿,其中有七八幢民宿可提供書畫創作的場地。他在上日川村做了系列藝術活動……還有酒吧、涂鴉墻,把全村廢棄的墻做成涂鴉藝術。還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一些教授到家鄉來舉辦論壇,爭取把家鄉打造成楠溪江寫生基地、楠溪江藝術村、美術特色小鎮等等。
藝術熏陶的上日川村
獲國內外藝術家好評
著名藝術理論家邵大箴的“苦瓜園”,藝術理論家柯文輝的“醉碧園”,藝術理論家劉曦林的“香草園”,原中國國家畫院院長龍瑞的“蘿卜園”,本土書畫家張如元的“此中有真味”、馬亦釗的“樵翁小園”……在上日川村,50多歲的村民周福亮除了耕種自家的田地,如今還是這些藝術家菜園的管理人。
“我們農民種地,種的是水稻番薯,都是糧食。這些藝術家不一樣,要種花花草草。”周福亮說,在藝術熏陶下,小村正在一天天變美。
周建朋的哥哥周建蒙,現在已是楠溪江寫生基地負責人。他說,改造前的村莊環境臟亂差,露天茅廁多,亂建亂搭棚屋多,垃圾亂扔污水亂排,村莊環境考核在全鎮長年排名倒數。由周建朋發起“永嘉論道”“當巴黎遇上溫州”“當倫敦遇上溫州”等多場藝術交流活動的契機,在縣、鎮、村等各方支持下,村莊環境得到全面提升改造,拆茅廁、清垃圾、植綠化,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
“當巴黎遇上溫州”——中法藝術家系列活動在村里成功舉行。上日川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有從法國遠道而來的文學藝術騎士勛章獲得者雷米·艾融,還有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張谷旻、西南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陳航……他們在小村的古樹下、庭院里、農田中,支起畫架,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山、水、土地的美好。上日川村的“藝術之路”,也獲得國內外藝術家們的一致好評。
村民聯合駐村藝術家
共同富裕新圖景展開
新年過后,一批駐村藝術家入住全新宿舍,參與藝術創作和展覽籌備工作。在藝術加持下,一幅田園秀美有顏值、經濟富美有產業、生活甜美有保障的共同富裕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經過駐村藝術家和村民這幾個月來的共同努力,村里新增美術館、圖書館、藝術家宿舍,文化氣息愈發濃厚,鄉村振興的藍圖也日益清晰。
一大早,在上日川村新建成的楠溪江閱覽廳,駐村藝術家周欽堯正忙著整理書冊。這座造型古樸的鄉村圖書館坐落于青山綠水間,屋側是蜿蜒的木棧道和盛開的櫻花樹,遠遠望去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田園畫卷。
作為永嘉女婿的周欽堯感觸頗深,他說:“這里打造成一個比較好的跟國際接軌的寫生基地,把藝術村的名聲做出去,帶動村民致富。”
來源:溫州晚報
原標題:偏僻山村蛻變國際藝術村 駐村藝術家助力共同富裕
記者:葉雄偉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66wz.com
為你推薦
-
“金融+”助推溫州山區縣高質量發展
溫州財經03-24
-
三孩政策落地,嬰幼兒入托會緊張嗎?
溫州財經03-24
-
引入海外資金促經濟發展 市國投發起QFLP基金
溫州財經03-24
-
探索農業開發BOT模式 奉化水蜜桃扎根文成
溫州財經03-24
-
永嘉發放首筆“助拍貸” 助力企業升級度過“倒春寒”
溫州財經03-24
-
融資交易量環比增長8.81%,主要來自大額融資需求推動
溫州財經03-23
-
“!币幌录纯墒秤 溫州預制菜產業打開助農增收新通道
溫州財經03-23
-
瑞安創新農作制度 10萬畝農田 “一年三種”增收億元
溫州財經03-23
-
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 在港成功發行
溫州財經03-23
-
海鐵聯運直航出海 往東南亞可縮短2至3天
溫州財經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