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最低價比原價還貴、集贊優惠竟是騙局……一年一度的“雙十一”促銷盛會將至,各大電商平臺強勢宣傳“燒腦”促銷規則,琳瑯滿目的商品都被貼上優惠折扣的標簽。然而,“低價風暴”背后,有哪些套路?隱藏哪些陷阱?
“低價風暴”有貓膩
虛構原價、捆綁銷售、集贊騙局
四川消費者楊女士在某購物平臺網店“原創設計服裝店”關注了一件標價為559元的連衣裙多日,準備網店搞優惠活動時再買!半p十一”之前,網店宣傳全場包郵、滿500減20元,楊女士當機立斷下單付款539元購買了心儀的連衣裙。
三天后,楊女士又上該網店選購外套,卻發現之前下單購買的連衣裙標價只要335元,居然又大幅度降了204元!楊女士要求網店退還差價,網店卻拒絕退錢……
“雙十一”前夕,類似虛構原價現象屢見不鮮,捆綁銷售也是常見套路。
最近,市民胡女士在某網絡平臺購買了一張火車票,票價為65元。但要額外收取兩張優惠券費用共30元,網站顯示,優惠券可享受7×24小時預訂服務、客服服務、快速退改簽服務、短信提醒服務等,并且不能取消,胡女士支付了30元優惠券費用,但事后發現,這些優惠服務根本是“紙上談兵”,沒有一項能實現,但錢又退不了。
“不僅沒買到便宜,反而還白交了錢!焙亢蠡诘卣f。
微信集贊低價購物騙局也是“雙十一”來臨前朋友圈的刷屏套路。
“只要將活動內容分享到朋友圈,并累計點贊28個,就可以低價領取生蠔!薄易∷拇o州的易女士被這句廣告詞吸引,急忙在朋友圈吆喝求點贊,在活動期間完成集贊數量后,支付了49.6元購買了10斤生蠔。但在約定提貨時間去領取生蠔時,商家卻說活動太火爆,生蠔已領完了……
“覺得太坑了,這不是騙人嗎!”易女士說,打開朋友圈,現在還有好多不明真相的朋友在集贊低價買東西……
商家套路深
虛假宣傳、先漲后降、“釣魚”陷阱
記者了解到,隨著“雙十一”來臨,商家的套路主要表現在虛假宣傳、先漲后降、“釣魚”陷阱等方面。
虛假宣傳誤導。四川省律協消費者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單靜說,一些不良商家為了在“雙十一”期間刷銷量,會用一些虛假詞匯來做宣傳,趁機誤導消費者,比如,“產量一直領先”“全網最低價”等,背后大多是虛構的事實和隱藏的真相。
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韋海軍說,雖然法律有欺詐增加三倍賠償的規定,但不少商品銷售者存僥幸心理,認為不被抓到就不會被罰款,因此,虛假宣傳反而成為一種常見的商家銷售套路。
利用信息不對稱先漲價后打折!耙恍┥碳彝ㄟ^這種方式誘騙消費者消費,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碧┖吞┞蓭熓聞账蓭熈稳A說。
“我看準要買一款嬰兒車,上個月原價還是1300元,最近幾天突然變成了2400元,還寫著‘雙十一’將大降價500元,實際上比原價貴多了……”市民楊先生說。
“釣魚式”低價陷阱。記者了解到,在一些網上購物平臺、微信平臺上,類似通過免費集贊、免費轉發、免費試用等噱頭來誘導消費者下單,有的故意不事先寫明押金定金是否退還,有的將“參加該活動一律不能退款”等條款模糊處理寫在活動頁面最后,造成消費者錢物兩失的情況不在少數。
四川博紳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凊說,消費者參與了這些“釣魚式”低價購物活動,后期商家就會以“貨物發完了”“訂單未使用”等借口,拒絕退還收取的押金,或者告知退款要收取高額手續費,甚至實際提供的商品或服務與宣傳不符,來坑騙消費者。有的微信集贊還需要提供身份信息和社交賬號,很可能導致個人信息被盜。
記者了解到,很多商家在促銷、抽獎等活動中,為了誘使不特定消費者參與宣傳活動,沒有在宣傳中對參與活動資格、參與活動人數或產品服務數量等進行限制,在消費者滿足活動條件后,又以不符合參與活動資格、參與活動人數或產品服務數量有限制等不予兌現承諾。
消費者擦亮眼學會較真
行業強化自律和社會共治
廖華說,從消費觀念上,消費者一定要學會較真,要敢于依靠相關組織,依靠專業人士,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單靜等專家認為,在遭遇“釣魚式”購物陷阱時,若商家以不正當理由拒絕兌現,消費者可以向當地市場監督部門投訴商家的虛假銷售行為;也可向當地保護消費者權益組織請求調解;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記者了解到,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費用的三倍。
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高濤說,“雙十一”來臨,網絡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時有發生。建議廣大消費者盡量選擇正規大型的網購平臺,下單前仔細閱讀相關條款,了解所購商品或服務的使用規則和限制性條款。注意保留證據,如下單付款憑證、商品宣傳信息及聊天截圖等,以便發生糾紛及時有效維權。
相關專家也指出,針對“雙十一”種種購物陷阱,還需要加強監管和社會共治。不斷完善網絡監管服務平臺,升級網絡監管服務,加大打擊力度和手段;同時,探索建立多省份執法監管協作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多省份的日常溝通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跨區域網絡市場突出問題。
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市消保委發布“雙十一”消費提示
買品牌商品盡量選官方旗艦店
商報訊(記者黃婉文)一年一度的“雙十一”電商狂歡季即將來臨,如何選擇放心靠譜的網店,買到貨真價實的商品,是眾多消費者關心的重點。為此,市消保委發布2019年“雙十一”消費提示。
日前,一位消費者投訴,其半年前在淘寶上買了一個西門子品牌的蒸箱,現在新房裝修完畢,就聯系溫州西門子售后人員安裝。安裝人員上門時發現,蒸箱不是該品牌產品,得知消費者的產品并非在天貓“西門子旗艦店”購買,懷疑是假貨,拒絕安裝。消費者在淘寶平臺找商家交涉,卻發現該店鋪已經關了,消費者只好向淘寶客服反映。淘寶客服稱,如果確認買到的是假冒產品,消費者可以要求退款,但前提是必須拿到該品牌廠家的鑒定書。消費者聯系生產企業,卻被告知沒有被品牌商授權出具鑒定的資格。最后,消費者只好向消保委求助。經調查,西門子的售后維修公司負責該品牌家電、開關、醫療器械等產品,受西門子品牌商的委托和認可,具備出具產品質量包括真假鑒定書的資格。在提交西門子售后公司的鑒定證明后,淘寶客服于5日內啟動該店鋪在淘寶的保證金,給消費者退款。
為引導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避免權益受損,市消保委發布2019年“雙十一”消費提示:
一是參與網購促銷活動前,可對所需物品進行簡單列舉、篩選,并結合實際需求購買,避免盲目選購,不要沖動消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二是品牌商品盡量選擇官方旗艦店,可通過天貓搜索該品牌名稱,在搜索結果里店鋪名稱含“××官方旗艦店”的,是經過天貓認證的官方店鋪。此外,可以在店鋪“企業資質”欄查詢網店營業執照信息,企業名稱與品牌的擁有方、品牌代理方、授權經銷商以及授權的專業電子商務公司一致的,是比較可信的品牌店鋪;
三是仔細了解購物規則,熟悉購物平臺和店鋪的價格計算方法,下單前應仔細閱讀產品詳情,無理由退換范圍,紅包、消費積分和優惠券使用規則,退貨退款方式和運費政策,以免日后損失或糾紛;
四是提前預估電商集中促銷可能帶來的配送延遲情況,在購買新鮮和急需的產品時避免在線購物的高峰期。付款后密切關注物流信息。如果長時間沒有收到貨物,應注意交易系統的自動支付時間,并及時與商家溝通;
五是簽收網購訂單前,務必開箱驗貨,遇有不符情況應當拒簽,也可運用“七日無理由退貨”權利爭取自身合法權益,但注意不要急于丟棄或損毀發票等購物憑證和必要的包裝,以方便退貨。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溫州網立場。